学术活动
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药物经济学专委会换届会暨高质量发展下的药品综合评价学术年会
发布时间:2025年03月18日 来源: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
2025年1月18日,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换届会议暨“高质量发展下的药品综合评价学术年会”在京召开,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侯常敏会长等学会领导出席了会议;年会特约嘉宾有前国家医保局、国家卫健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等有关部门的专家学者出席了本届年会;参加会议的还有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的新老委员,兄弟学会的代表等百余人参会。
换届大会由副主任委员朱文涛主持。会议首先由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委员吴久鸿做专委会工作报告,她简要汇报了专委会自成立以来在政策研究与探讨、学术交流与培训、突发事件与响应、学术专著与出版等方面的工作情况和业绩。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侯常敏会长在致辞中对本次会议的召开表示祝贺,她回顾了药物经济学的发展历程,对第一届药物经济学专委会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肯定,也指出药物经济学在未来必将迎来更加广阔的价值前景,她希望全体委员继续群策群力、开拓进取,为卫生健康事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学会原副会长贾方红宣讲了《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内设学术组织管理制度》。樊俊芝副秘书长介绍了第二届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和候选人的推荐、产生及基本情况。通过举手表决,大会一致通过了第二届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主委和委员等候选人名单。吴久鸿当选为新一届专委会主任委员,安卓玲、赵绯丽、朱文涛、邱月当选为副主任委员。新一届主委吴久鸿在讲话中表示,专委会将在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的领导下,秉持“引领学科发展、助力政策实践、推动产业创新、促进合理用药”的宗旨,积极开展学术交流与探讨、助力理论研究和实践相结合,发挥人才智库作用,推动药品综合评价和药物经济学研究的进步。
大会第二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下的临床药品综合评价学术年会”由天坛医院党委书记岳小林教授主持。年会特邀中国医药卫生文化协会郑宏会长致辞,多位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清华大学医学院副院长张宗久报告中指出,要关注未来医疗领域的战略重点,以临床学科、前沿科技、高质量人才队伍、科学化精细管理等为抓手,构建新体系、引领新趋势,要着力推进尖端医疗技术、国际前沿技术的研发和应用,发展临床重点学科和交叉学科,打造国际优势学科和学科群。
国家医疗保障局原副局长陈金甫分享了《医保改革与医药创新思考》,强调在新的形势和任务下,医保待遇政策要从费用补偿医保走向服务效能医保,实现基于绩效治理与协同发展的战略性购买,协同双轮驱动的作用机制,以服务取向引领医药发展方向,以利益机制塑造内生动力,以竞争机制涵养医药发展的健康生态,在医药科技创新中体现医保作为。
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发展研究中心政策室主任顾雪非报告《卫生技术评估新价值探讨》,指出卫生技术评估应当与时俱进,要面向当前和未来急剧变化的技术开展评估,并要明确卫生技术评估研究的质量和标准。赵绯丽副主委做了《药物综合评价与风险管理》报告,强调风险管理是科学制定药物政策的核心原则,也是动态持续的过程,各国应根据国情制定适配方案,聚焦评价和风险管理的优先点,并积极结合创新和变革。吴久鸿主委分享了《高质量发展下的药品综合评价思考》,对国内外药品评价的发展趋势进行了探讨,强调评价方法与结果的适用性在不同国家区域、社会环境和医疗制度中有所不同,要关注研究结果的不确定性和差异性,要着力提升和规范药物经济学评价研究的质量,为决策提供科学和有价值的证据。
学术会议还设置了圆桌讨论环节,由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部原部长葛延风主持,多部门知名专家李大魁、林阳、赵艳华、范长生、何倩、林坚围绕政策走向对高质量发展的影响展开了热烈讨论,议题涉及仿制药与创新药、质量与价格的关系、基本药物可及性等多领域内的重点、焦点、难点话题。会议总结阶段,邱月副主委表示,本次的学术报告和讨论异彩纷呈,既回顾历史也展望未来,既立足中国也放眼世界,即高瞻远瞩也脚踏实地。面对新形势、新挑战、新机遇,药物经济学专委会应秉承初心、牢记使命,始终不渝的坚持学科发展的前沿性、科学性和规范性,为政策实践、产业创新和合理用药提供更精准、更科学、更可信的证据,促进药物经济学发展,并为国家医药卫生事业的发展贡献力量!
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药物经济学专业委员会
2025年1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