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活动
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成功举办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及研究能力提升系列讲座活动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30日 来源:
为深入贯彻落实国家关于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的战略部署,积极应对复杂多变的经济环境和日益增长的医疗服务需求,促进卫生经济从业人员从理论学习、实践积累、方法掌握和学科交叉等方面提升管理及研究能力,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精心策划并举办了“公立医院经济管理及研究能力提升系列讲座”。系列讲座自4月启动以来,已成功举办了七场,讲座以线上线下结合形式,累计超千人次参加,反响热烈。
讲座汇聚了国内医疗卫生经济领域的权威专家、学者以及实战经验丰富的医院管理者,内容涉及课题申报与研究方法、医保基金监管、人工智能应用、大数据下的内部审计、收付费一体化改革、卫生技术评估、统计学方法运用等多个视角。
第一讲主题《课题申请书撰写与课题研究方法探讨》,由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崔学刚教授主讲。崔教授介绍了课题研究的类型、特征、程序和意义,并重点讲解了课题申请书撰写的主要内容结构、基本原则、总体技巧、破题方法以及各部分撰写要点。崔教授还以医院成本核算和预算管理两个研究课题为例,详细阐释课题研究的程序和方法。
第二讲主题《医保基金监管与协议管理》,由北京市医保局医保中心原副书记张夏主讲。张夏书记介绍了我国医保基金监管的发展历程,重点解读了作为监管法律保障的《医疗保障基金使用监督管理条例》及大数据智能监管、药品追溯码监管、智能审核、飞行检查、专项检查等监管手段和协议管理。最后通过案例讲解违规行为的认定与处罚情况。
第三讲主题《人工智能在医院运营管理中的运用》,由中日友好医院大数据中心主任左先波主讲。左主任介绍了医院在医疗大数据与人工智能结合方面的探索,包括专病数据库建设、AI模型研发、数据安全与合规,以及数据要素资产化思考及其价值评估方法的探讨。他提出通过AI模型辅助临床诊疗、科学研究和运营管理,不仅提高诊疗效率,还将为医院管理带来新的视角和工具,并强调数据安全的重要性。
第四讲主题《大数据背景下公立医院审计实务》,由北京市审计局社保处处长杜海芳主讲。杜处长介绍了大数据审计在公立医院中的应用情况,指出公立医院审计实务在大数据时代背景下需关注诊疗服务、药械采购使用、运营管理、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履行等方面。强调审计需结合数据分析与现场核查,提升审计监督效能,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
第五讲主题《收付费一体化与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由原国家卫生健康委卫生经济研究所所长张振忠教授主讲。张教授通过分析公立医院补偿机制的历史演变,诠释收付费一体化在公立医院综合改革中的重要作用,是实现“破除逐利机制、建立体现公益性、调动积极性和保障可持续性的医院运行新机制”的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目标的解决方案。张教授以三明市收付费一体化制度改革的实践案例介绍改革的操作路径与成效,为公立医院综合改革探索出了一条可借鉴,能推广的成功之路。
第六讲主题《卫生技术评估理论与实践》,由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晟主讲。韩主任详细讲解了卫生技术评估(HTA)的定义、评估内容、发展历程、政策环境。具体介绍了HTA在医保目录调整、药品报销决策、医保谈判、医用耗材准入等的应用案例。重点解读医院视角下的卫生技术评估组织管理模式、核心原则、流程、步骤、报告等,并就药物、医用耗材、医疗设备等等技术评估操作举例讲解。韩教授认为,未来动态卫生技术评估将成为发展趋势,以应对技术快速迭代带来的挑战。
第七讲主题《常用统计方法及适用场景介绍》,由北京市卫生健康大数据与政策研究中心主任郭默宁主讲。郭主任介绍了常用统计方法、统计软件及其适用场景,详细解析了统计方法在卫生统计工作中的应用,并通过实例展示了如何利用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分析,如急性白血病患者住院费用分析、眼科老年患者跨区住院情况分析、DRG支付方式改革对医疗服务利用的影响分析等及分析结果可视化呈现实例。郭主任还强调统计学在人工智能发展中的重要性,鼓励大家根据自身需求选择合适的统计方法和工具。
一场场知识盛宴蕴含着深厚的专业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为卫生经济从业者搭建了学习交流的优质平台,让大家交融新理论新观点,汇集新思维新方法,不断完善自身知识结构、提高综合素质。开启“十五五”,医疗卫生事业面临着诸多机遇与挑战。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将为广大会员持续助力,聚焦价值创造,推动卫生经济运营管理的理论、制度、管理和技术创新,为卫生健康事业高质量发展发挥桥梁和支撑作用。
北京市卫生经济学会
二〇二五年七月